確保真空系統(tǒng)密封性需從定期檢測、規(guī)范操作和日常維護三個維度入手,核心是通過主動排查泄漏點并及時處理,避免密封失效影響測試精度。
一、定期執(zhí)行密封性檢測(核心步驟)
定期檢測是發(fā)現密封問題的關鍵,推薦每 3 個月或每次更換試樣夾具后進行 1 次,具體可采用 “靜態(tài)保壓法",步驟如下:
1、空載抽真空:不放置試樣,將測試腔wan全閉合,啟動真空泵,將系統(tǒng)真空度抽至設備規(guī)定的極限真空(通?!?0Pa)。
2、關閉閥門保壓:達到極限真空后,關閉真空泵與測試腔之間的閥門,停止抽真空,開始計時。
3、觀察真空度變化:在 30 分鐘內,通過設備真空表或顯示屏觀察真空度變化。若真空度上升值≤1Pa/h,說明密封性合格;若超過該數值,需進一步排查泄漏點。
二、規(guī)范操作避免密封損傷
操作不當是導致密封失效的常見原因,需注意以下 3 點:
1、裝夾試樣輕緩操作:放置試樣時避免用力按壓夾具,防止夾具密封圈因擠壓變形或劃傷;關閉測試腔蓋時需對齊定位ka扣,避免錯位導致密封面貼合不緊密。
2、控制抽真空速率:啟動真空泵時選擇 “緩慢升壓" 模式(部分設備支持),避免因抽真空過快導致管路內氣流沖擊,損傷閥門密封墊。
3、避免頻繁拆卸管路:非必要不拆卸真空管路接口,若需拆卸,重新安裝時需在接口處均勻涂抹專用真空密封脂(如高真空硅脂),確保接口密封。
三、日常維護延長密封壽命
日常維護能減少密封部件的損耗,主要包括 3 項工作:
1、清潔密封部件:每次測試結束后,用無塵布蘸取無水乙醇擦拭測試腔密封面和夾具密封圈,去除殘留的試樣碎屑或污漬,防止密封圈因雜質擠壓變形。
2、定期更換易損件:真空管路接口的 O 型圈、閥門密封墊屬于易損件,建議每 6 個月更換 1 次;若發(fā)現密封圈出現裂紋、老化或彈性下降,需立即更換,避免密封失效。
3、保持真空泵狀態(tài):真空泵是真空系統(tǒng)的動力源,需定期檢查真空泵油位(油位低于刻度線時及時補充專用真空泵油),并每 12 個月更換 1 次真空泵油,防止因真空泵性能下降導致抽真空不che底,掩蓋密封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