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暈筆的測試結(jié)果受環(huán)境條件、材料狀態(tài)、操作方式三大核心因素影響,這些因素會直接導致測試值出現(xiàn)偏差,無法準確反映材料真實表面張力。
1. 環(huán)境因素:溫濕度是主要干擾源
環(huán)境溫濕度會改變測試液的物理特性,進而影響鋪展效果,是最常見的誤差來源。
(1)溫度:溫度過高會加速測試液揮發(fā),可能導致液體在 2 秒觀察期內(nèi)提前收縮,誤判為材料表面張力不足;溫度過低則會增加測試液黏度,使其鋪展速度變慢,同樣影響判斷。標準測試環(huán)境溫度通常要求為 23±2℃。
(2)濕度:濕度過高會讓材料表面吸附水汽,可能稀釋測試液或改變表面狀態(tài),尤其對塑料、薄膜等非吸濕性材料影響明顯;濕度過低則可能導致測試液快速干涸,干擾觀察結(jié)果。標準測試環(huán)境濕度通常要求為 50±5% RH。
2. 材料因素:表面狀態(tài)決定測試基礎(chǔ)
材料表面是否清潔、平整,直接影響測試液與表面的接觸效果,進而影響結(jié)果準確性。
(1)表面清潔度:材料表面若殘留油污、灰塵、脫模劑等雜質(zhì),會形成隔離層,導致測試液無法與材料本體接觸,出現(xiàn) “假性收縮",誤判為表面張力不達標。
(2)表面平整度:材料表面有劃痕、褶皺或凹凸不平時,測試液會在凹陷處聚集、在凸起處收縮,無法均勻鋪展,難以準確判斷是否符合達因值要求。
(3)表面處理時效性:部分材料(如塑料薄膜)經(jīng)電暈處理后,表面張力會隨時間推移逐漸下降(即 “衰減效應(yīng)")。若測試時間距離處理時間過久,可能測出低于實際處理效果的數(shù)值。
3. 操作與工具因素:人為和工具狀態(tài)影響一致性
操作手法的規(guī)范性、測試液和電暈筆的狀態(tài),會導致同一材料多次測試結(jié)果出現(xiàn)差異。
(1)操作手法:
a、握筆角度:未垂直于材料表面劃線,會導致測試液涂布不均,部分區(qū)域液體過厚或過薄,影響收縮判斷。
b、劃線速度與力度:速度過快易導致液體斷裂,力度過大可能損壞材料表面;兩者不當均會破壞測試液的均勻鋪展狀態(tài)。
c、觀察時間:未嚴格遵循 “2 秒內(nèi)觀察" 的標準,過早或過晚判斷,都會導致結(jié)果偏差(如超過 2 秒后收縮,仍誤判為合格)。
(2)工具狀態(tài):
a、測試液保質(zhì)期:使用過期測試液,其表面張力會發(fā)生變化,本身已不符合標準,無法準確檢測材料。
b、電暈筆密封性:筆帽未蓋緊或筆身泄漏,會導致測試液揮發(fā)、濃度改變,或混入空氣形成氣泡,影響測試效果。